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及社会经济模式转变,我国女性工作模式从田地耕作、家庭加工业、乡镇企业等围绕居家、家务兼顾工作的模式逐步转向电子、服装、物流等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现代产业模式,女性接受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比例在不断增加,同工同酬的政策也得到有效落实,女性的卫生保健服务可及性不断增加,健康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平均预期寿命延长[1]。但由于受社会传统观念、女性特殊的生理特征,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家庭收入差异的影响,女性面临更多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带来的压力,在就业与生育、工作与家庭、传统观念与现代文化等方面往往处于矛盾的焦点[2]。与男性相比,女性就业仍存在边缘化、质量差、层次低等特点,存在找工作难、再就业难、与男工“同工不同酬”等问题[3]。虽然女性预期寿命比男性长,但女性的健康预期寿命却比男性短[1],说明女性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面临更多的健康问题,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的生理改变带来的叠加效应使女性的生理和心理损害尤为突出。乳腺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高发,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同时,大批育龄妇女因接触职业和环境中的有害因素,面临更多的生殖健康风险和生育风险 |
关键词: |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
基金项目: 决策咨询类课题——妇女健康生殖健康和心理健康调查(编号:FH20151101) |
|
|
|
|
Abstract: |
Keywor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