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讨排铅工人再接铅后,某些生物监测指标和卟啉代谢指标的动态变化。方法110名冶炼厂工人经排铅治疗后,回生产岗位2周、7周、24周,分别采样进行血铅(PbB)、尿铅(PbU)、尿氨基酮戊酸(δ-ALA)、血氨基酮戊酸脱水酶(δ-ALAD)、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血红蛋白(Hb)的监测,同时进行作业场所空气铅烟的监测。结果低水平接触组以PbB变化较早和灵敏,其次为δ-ALAD,δ-ALA和FEP的增高出现较晚;中等水平接触组以PbB,PbU和δ-ALAD变化出现最早和敏感,其后变化趋势变缓,但δ-ALA、FEP持续增高;高水平接触组各项指标均出现明显的改变,以δ-ALA变化幅度较大,其次为FEP、PbU、PbB,而δ-ALAD的变化与中等水平组相似,Hb仅在24周出现降低。经相关和聚类分析,PbB、PbU、δ-ALAD活性具有相似变化规律,而FEP与δ-ALA具有相似的时间序列变化规律。结论工人排铅后再接铅,在较短时间内出现铅的毒性效应,应加强一级预防,接铅后各项指标呈现两种不同类型的变化态势 |
关键词: 铅接触 卟啉代谢指标 接触水平-效应关系 |
中图分类号: O614.433
文献标识码: A
|
基金项目: |
|
|
|
|
Abstract: |
Keywords: |